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958拥国内排名前三的搜索引擎市场,同时有着MAU超4亿的360浏览器
凭借我们全球光伏电站项目开发团队的经验,该项目在建设施工前,充分考虑了项目所处地理位置的光照条件,屋顶朝向,屋顶的承受力,屋顶周边的建筑情形及并网发电运行等综合问题,在系统整体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采取最优化和便捷的措施推进项目建设如期完成。
电站能否及时拿到补贴仍然未知。1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产品质量方面,《意见》规定,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的多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项目。届时,补贴缺口将达到800亿元。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淘汰产品质量差、技术落后的生产企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技术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不断扩大的补贴资金缺口,为中央财政能否足额拨付电网补贴及企业能否按时足额获得补贴留下双重隐患。脱硫煤电价由电网支付,补贴款由财政部发放。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指出,该项规定对于解决补贴款拖欠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产业三头在外:原材料﹑技术﹑核心设备均来源于国外,产业空心化现象明显。去年,汤国强向FaithsmartLimited出售全部PeaceLinkServicesLimited已发行股本,共计4.62亿股公司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29.65%。
其现金流也不充裕,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2.45亿。脆弱的承建者作为此次项目的承建方,海润光伏也备受质疑。更有知情人士直言,这或许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资本运作游戏。公司如何能够拿出42亿资金呢?记者注意到,7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向其主要股东郑建明全资持有的PEACELINKSERVICESLIMITED,发行本金额1.2亿美元的可换股债券。
同时,公司预测,项目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15吉瓦当然,顺风光电可以在公开市场进行融资,其港股上市平台使其融资相对容易,但是在目前的行情下,这并非明智之举,特别是考虑到去年底公司的股价还不足现在的十分之一,一位不愿具名的中信证券新能源分析师对记者表示。
公司7月4日宣布与海润光伏达成项目合作协议,7月11日即发布公告称,汤国强因个人事宜辞任公司非执行董事、董事长、薪酬委员会之成员以及提名委员会之成员及主席。今年一月,FulaiInvestments以311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赛维LDK大约12%的股份,成为赛维LDK的第三大股东。同时,公司预测,项目投产后,年产量将达到15吉瓦。由于光伏发电项目所依靠的主要经济来源是电费及补贴收入,补贴政策的变化将会使盈利情况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4月18日,顺风光电发布公告称,公司与青海藏族自治州政府签订投资框架协议,拟建立高原生态有机农业光伏产业园。其现金流也不充裕,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底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为2.45亿。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87.1%的销售收入来自于中国客户,剩余部分则来自于加拿大和欧洲的客户。记者研读顺风光电和海润光伏的财报发现,42亿元的项目投资额,对两家公司来说都是难以承受之重。
脆弱的承建者作为此次项目的承建方,海润光伏也备受质疑。这与此前海润光伏CEO杨怀进有很多公司想买我们的项目,最后才定下来卖给郑建明的表述显然冲突。
公告显示,FulaiInvestments和FaithsmartLimited都是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的公司,郑建明全资拥有。此前,海润光伏专注于太阳能硅片、电池和组件的制造。
顺风光电,之前从来没听说过啊,记者随机采访了一些光伏从业人士,问及他们是否了解顺风光电,得到的回到如出一辙。对此,上述分析师表示,这可能是汤国强和郑建明角力的结果,毕竟一山不容二虎。中国光伏企业巨头太多了,这种小公司不为人所知也是很自然的事情,有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募集资金的用途,顺风光电表示将用于发展及建设太阳能发电站。但近一年,郑建明却在光伏领域动作频频。海润光伏在公告中甚至没有在公告中预测该项目可能给公司带来的盈利数额,不知道是心虚还是觉得根本不可能盈利,苏姓人士称,在当前形势下,即使项目顺利推进,对海润来说,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利得。
建设光伏电站跟制造光伏电池和组件有很大的不同,相对于那些有成熟运作经验的公司来说,他们建设的电站质量姑且不说,首先拿到发改委的路条就会更加困难。更有知情人士直言,这或许只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资本运作游戏。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只有10个发电项目实现并网运行或试运行,3个项目带了实际收益,所获收益不足3000万。记者就此致电海润光伏和杨怀进本人,电话均无人接听。
但是据记者了解,顺风光电只是一家生产太阳能电池片、电池组件的生产销售企业,且规模并不大。至于顺风光电收购的光伏电站开发和建设公司更是不胜枚举。
7月5日,海润光伏(行情,问诊)发布特大合同公告,拟与江西顺风光电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风投资)签订41.9亿元的工程承包协议,而顺风投资是香港上市公司顺风光电旗下的公司。但海润光伏似乎想后来居上,年报显示,2012年年底海润光伏共投资26个光伏发电项目,其中,国内项目18个,国外项目8个,在建工程金额达到了30.92亿元,占总资产的比例为23.74%,同比增幅高达214.55%。2012年,顺风光电的营业收入为10.6亿元,比上年减少46.3%;净利亏损2.71亿元,同比大幅下滑889.1%。据权威统计,2012年全球光伏发电新装机容量为31吉瓦,其中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为5吉W。
公开信息显示,郑建明出生于上海,投资房地产行业起家,2012年下半年进军光伏行业,是一位资本运作高手。神秘的资本玩家汤国强和郑建明都是有名的资本运作高手,现在还不好说背后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意图,但可以肯定的是这背后肯定是有猫腻的,海润光伏和顺风光电的合作本身就让人显得匪夷所思,上述中信证券新能源分析师表示。
但是,对于高达42亿的合同来说,这些资金仍然显得过少。据记者了解,目前能够拿到大型光伏发电项目路条的,多数为国企或者光伏巨头旗下的工程公司。
其中,位于保加利亚的电站项目投资达到了14.5亿元,占在建工程的46.7%。目前,海润光伏479MW的光伏发电项目尚未取得项目分部的各地发改委的路条,不具备开工条件。
但是,在光伏电站缺乏成熟的经验。但是,其在光伏领域却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人物。欧盟的双反扑朔迷离,各国对于光伏产业的补贴政策摇摆不定,对于有着8个国外发电项目的海润光伏而言,已经压力山大。不止郑建明,顺风投资也是一家很神秘的公司,据他们透露,很多光伏巨头排着队跟他们谈合作,一位接近顺风投资高层的人士向记者透露,现在光伏企业都缺钱,地方政府也为此焦头烂额,有人愿意掏钱,政企双方都乐意,此前也有一些公司借此搞资本运作,不知道顺风是不是下一家。
在中欧光伏价格磋商拉锯战仍在进行,光伏行情依旧黯淡的形势下,名不见经传的顺风光电与海润光伏签订42亿的合同,可谓出手阔绰。运营光伏电站需要企业具有雄厚的资金实力,顺风光电的资产负债率逐年上升,截止去年底为62.9%。
公司委任张懿出任公司新董事长。记者采访多位光伏从业人士,他们均表示在42亿大单轰动光伏界之前,他们从来没听说过。
此外,海润光伏在2012年依靠近4亿的补贴才勉强实现207万的净利润,今年一季度亏损1.43亿,接近去年上半年的亏损幅度。公司如何能够拿出42亿资金呢?记者注意到,7月1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将向其主要股东郑建明全资持有的PEACELINKSERVICESLIMITED,发行本金额1.2亿美元的可换股债券。
发表评论